2024-12-03
東亞所邀請尤怡文談鏡像中國:理論、歷史、現場迷離的交錯
東亞研究所(下簡稱東亞所)於12月3日舉辦專題演講,邀請浙江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員尤怡文,以「鏡像中國:理論、歷史、現場迷離的交錯」為題進行中文演講。演講由本所教授薛健吾主持,東亞所所長劉致賢一同參與,並吸引滿座學生到場聆聽。
「理論、歷史、現場迷離的交錯」是講者在中國以多面向視角,親身觀察得到的感想。尤怡文在開場時,交待了一個帶著理論視角的比較政經研究者,如何在進入現場後,遭遇理論想像的幻滅,反在歷史中看到相似性,進而轉向從現場與歷史的交錯中,重構具有解釋力的分析框架。
演講中,尤怡文根據對高校體系的長期觀察,剖析其運作邏輯與學術資本主義理論(Academic Capitalism)的落差。若光從教師如業務員般的薪資結構、層層攤派的創收指標、校企營收等現象觀之,似乎類近於學術資本主義的定義,她提及:「我們稱院校及其教師為確保外部資金的市場活動,或舉有市場特點的活動為學術資本主義。」然而當深入考查高校體系不同行為者的晉升機制,以及行為策略,會發現不同於學術資本主義的Money Talks,中國高校體系的遊戲規則並不是由市場決定,而是由官僚體系制定,行為者於遊戲中的排序與Payoff也非完全由資本市場決定,例如,創收能力良好的教師,未必能獲得各層級政府部門所授予的各種項目或「帽子」──做為晉升或各種資源分配優先權的頭銜。
再由學生角度觀之,在就業市場緊縮之下高考、保研、考公成了學生競爭目標,競爭過程幾乎覆蓋了大半生。鳳凰網《瘋狂的保研:舉報同學,獻血加分,規則盲盒》一文,深刻地報導了高校學生在這場生存遊戲中,如何在複雜且眾多的遊戲規則之間,竭盡心力計算得分策略,並拼盡全力希望贏得足夠的積分以通關。然而規則的不透明及不確定性,讓學生感到徒勞無功及沮喪:「孤注一擲、賭上所有,卻因為臨時改變的規則,承擔極高的風險。」
綜觀整個中國高校體系運作邏輯,以及參與者的策略行為,與學術資本主義有所差距,更接近於錢穆所言的「科舉社會」。科舉制度始於唐,盛於宋。宋初記取唐末落第士人成為叛亂組織者的教訓,擴大取士名額進行政治吸納(Political Absorption),自此科舉不僅取才,更成為連結國家與社會以及「製造同意」的機制。如Michael Burawoy之言:「遊戲界定的目標構建當前車間裏的價值……加入一個包含其他生產行動者的遊戲中,會在銘刻於勞動過程中的社會控制關係中形成默許。」但遊戲有其局限性,當過多參與者加入遊戲,預期中的獎酬不能兌現;亦或遊戲過程中出現越來越多的作弊行為時,都將使參與者的不公平感上升。
在演講結束後的問答時間,現場師生互動熱烈,最後活動在熱烈討論中圓滿結束。講者從在中國高校的親身經驗出發,讓與會者對於中國制度運作的邏輯,有著更深的認識與收穫。